uan样本 印刷 柳向春|西方传教士如何颠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

小编 2024-11-23 印刷知识 23 0

柳向春|西方传教士如何颠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

《铸以代刻》繁体中文版,简体中文版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最近十年来,我基本上不再买书了,一则没地方放,再则没时间读。但2009年中华书局的《近代藏书三十家》刚刚出版不久,我就去北大一个书店买了一册。其实,这书我早就读过原版的,觉得兴味盎然,非常有意思。所以,这次引进台版,又勾起了我自购的兴趣,再读之后,还做了一些笔记,以表敬意。而南京图书馆沈燮元先生,也曾几次跟我说起此书,赞许有加。我对这书的作者苏精一直非常关注,希望他在这方面的新作,不断涌现,以饜众想。但看他在新版的后记中说,他的兴趣已经转移至传教士,不禁感觉有些失落。也因此之故,对他的其他著作一直没有关心过。

《近代藏书三十家》

最近因工作所需,得友人一瓻之借,读到了苏精先生的《铸以代刻》,才发觉原來他的新作依旧精彩纷呈,令人忘倦,不仅完全可以弥补作者不再从事藏书家研究这一领域的遗憾,还能持续予人以新知。衰年变法,而又如蛹化蚕,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学术先锋,令人景仰不已。

石印才是真正危险的杀手

《铸以代刻》其实是一部论文集,不过主题非常集中,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综而论之,就是讲述了墨海书馆、英华书馆和美华书馆这三家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举足轻重的机构的前世今生,勾勒了传教士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活字印刷,对传统中国的雕版事业所形成的颠覆性的变局——其中一以贯之的论点,就是本书的题目:铸以代刻。

从结局上来说,这一观点显然毫无问题,但事实上,格于本书的研究重点所限,书中甚少涉及的石印,才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对雕版印刷构成真正危险的杀手,而非书中所述的中文活字印刷。从道光初年(1826)石印术传入中国,到民国晚期基本上退出出版领域,这百年左右,石印对传统的雕版,几乎形成压倒性优势,其中的关键,正如杨丽莹博士在新著《清末民初的石印术与石印本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中总结的那样:

一,无论照相石印,还是手写石印,都与传统雕版印刷出版物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对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没有发生大的影响;二,石印技术是一种适合小规模生产的印刷技术。我国原有的雕版印刷业本身就是规模较小的手工业,所以容易转型;因此,没有对原有的民间书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三,在铅印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工业化程度不高的时期,石印技术快速简便的特点,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各类书籍出版的需求,包括对传统典籍重印和新学书籍出版的需求。

只是,民国中期以来,因铅印等更加便捷的现代印刷手段的发明与引进,广义的“铸以代刻”才真正成为现实。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苏先生这个标题,是有些以果代因了。

西式中文活字印刷至上

从明末的耶稣会士入华开始,传教士除了口头宣讲福音之外,还有四大辅助手段,即印刷出版、医药治疗、学校教育及慈善救济。当时的天主教士大都接受以传统的中国雕版印刷,作为其传教或宣传知识的方法。与此同时,在东南亚一带向华侨传教的教士,也采用了木刻这一技术,如菲律宾的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所刊行的高母羡(P. Juan Cobo,1546-1592)《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Pien-Cheng-Chiao Chen-Ch’uan Shih Lu,1593,马德里国家图书馆藏)、《天主教理》(Dotrina Christiana en Letra y Lengua China,1593,梵蒂冈图书馆藏)和佚名撰《天主教理》(Doctrina Christiana en lengua espanola y tagala,1593,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等。

这一传统,直至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伦敦会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时,仍然被遵循不悖——他的二十一种中文著作中,有十九种都是由雕版印刷的。但嘉庆以来,因教案逐渐增多,朝廷对传教严加控制,使得马礼逊处境唯艰,雕版印刷对他和他的传教同道而言,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成本上,都越来越难以承受。正是基于这一点,马礼逊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的印刷术,来继续其传教事业。事实上,马礼逊不仅尝试采用了西法铸造中文活字,中国内地第一台石印机器,也是由他引进的。

石印技术在马礼逊的继承人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手中得以发扬光大,在巴达维亚(Batavia)印刷所时期,麦都思甚至发明了将活字与石印合二为一的印刷方式。但是,由于当时手工写样的石印术较为落后,墨海书馆搬迁到上海之后,又缺乏石印所需的印石与油墨,最终伦敦会在上海的印刷所最终并未采用石印这一技术。

马礼逊在雕版印刷屡屡受挫之后,便开始设法采用活字,并力推活字。他的这一指导性意见,一直为后来的麦都思等人遵循。在先后尝试了印度雪兰坡(Serampore)活字、汤姆斯(Peter P. Thoms)活字、戴尔(Samuel Dyer,1804-1843)活字之后,伦敦会所属的这个印刷所,最终在迁往上海的墨海书馆时期,迎来辉煌巅峰。但墨海书馆持续不过短短二十三年,便因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的离去以及人事问题关门大吉。而此后的传教士印刷所,便由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的美华书馆(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一家独大了。

美华书馆壮大的关键人物是姜别利(William Gamble,1830-1886),他也是秉承西式中文活字印刷至上的原则,来管理这一基督教在远东最大的出版印刷机构的。美华书馆的活字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上述的戴尔活字之外,还有原在宁波华花圣经书房的柯理(Richard Cole)受香港英华书院之聘后,在戴尔活字的基础上,完善的两套小型铅字字模,即香港活字。另外,还有姜别利指导宁波刻工王凤甲打造的上海活字大小两种、贝尔豪斯(Augustus Beyerhaus)打造的柏林活字、李格昂(Marcellin Legrand)打造的巴黎活字等,一共大小六副活字。不仅如此,长期主持美华书馆的姜别利甚至还发明了电镀铜板,用于中文印刷,从而大大节约了重复排版的时间、费用,也避免了许多校对的问题。

姜别利

对这一发明的意义,姜别利本人的看法最为直观,他在1868年的美华书馆年报中称:“在美华书馆的历史上,刚结束的这一年将以成功开始电镀铜板作为标志。”他认为:“一旦金属版可以生产的像木刻版一样便宜,中国人可能会接受我们的方法,同时放弃他们的方法。”

在回复实际上执掌美国长老会外国传教事务的娄睿(Walter Lowrie,1784-1868)信中,姜别利也说到了电镀铜板的优越性:

从各方面考虑后,我认为我们生产电镀铜版会比中国人生产雕版大为便宜。果真如此的话,我毫不怀疑一段时间后他们将会放弃木刻印刷方法,改用我们的电镀铜版,至少总会有些人采用我们的电镀铜版来经营印刷生意。因为中国的图书销售缓慢,他们以木刻印刷时每次都只印一至两百部,并将雕版保存留待以后再印。因此他们总是说,我们的活字印刷方法尽管精巧,对他们而言却不实用,因为只为重印少数几百部而重新排版根本不划算。

可见,姜别利对自己的发明充满信心,认为可以从此完全替代中国传统的印刷方法。

活字美感的先天不足

事实上,传教士们铸造的这些活字,都有一个先天的不足,就是美感。而正是这一缺陷,成了传教士的活字最终被替代和摒弃的主要原因。这种汉字的视觉美感,对中国的士大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形成于饱经文化浸润之后的对美的认知,几乎细微至不可言说,但又异常重要。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商务印书馆就开始寻求新的活字字体,意图替代这些传教士活字。终于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本土出版企业发明和引进了楷体、粗体、宋体和仿宋体,这四种新的字体,开始在中文印刷中起到主导作用。

来华传教士也很早就注意到这个美感问题。浸礼会传教士马煦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在孟加拉塞兰坡(Serampore)用中文活字印制其《中国言法》(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1814)时,在序言中就曾言及此事,但他却认为,这种美感上的欠缺,不会影响到书本的易读性。之后,伦敦传道会的马礼逊对汉字排印的美感也异常注意,他曾在其所编《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的导言中说道:“汉字非常优美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精美的中文书写体……给人生动的印象,它的力量与美丽是字母文字无法企及的。”

马礼逊《华英字典》正文首页,1815 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当时的传教士也在不断反思,努力提高汉字活字的美感。1833年,一位传教士曾投书《中国丛报》(“Literary Notice”,Chinese Repository)说:“(新东印度字体)不仅不精致,而且非常外国化。在可以使用雕版印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会使用这种字体来印刷《圣经》和其他福音书的。雕版印刷比我们在澳门、马六甲或者塞兰坡见到的金属活字都要好。”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美感的不断追求,传教各会才不惜巨资,反复尝试,希望能够铸造出最符合中国审美的字体。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这些努力,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付之东流。

拼合字是个伟大的创举

在苏精的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拼合活字的方法,即拼合字,巴黎活字就是较早的拼合字实例。

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李格昂的巴黎活字对大多数的汉字都采取按照偏旁部首拼合的方式,只有无法拆解拼合的字才逐一打造。据其1836年所编的宣传小册(Chinese Metallic Types:Proposals for Casting a Fort of Chinese Types by Means of Steel Punches in Paris)所言,他计划打造八千八百四十八个活字,只有无法拆解拼合的汉字才打造全字,若是可以拆解拼合的汉字,则分别打造部首偏旁与其他部分的活字。一个部首活字,可以拼合数个以至数百个汉字。这样一来,八千八百四十八个活字就可拼合成三万个以上的汉字,省下打造字范、翻制字模的大量成本和时间。

李格昂拼合活字《信经》试样,1837 年,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

与李格昂的巴黎活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柏林活字,也采用了大量的拼合字。到1859年,姜别利编印了贝尔豪斯柏林活字的样本( Specimen of the Chinese Type)一书,包含全字两千七百一十一个,三分之二大小的拼合字一千两百九十个,一半大小的拼合字二十个、三分之一大小的拼合字一百零九个、数字和句读符号十七个,加上部首两百一十四个,一副柏林活字,合计四千三百六十一个字。而且字形和笔画还算匀称而清楚,相当接近中国人熟悉的文字样貌,也没有巴黎活字中一些显得怪异或滑稽洋相的活字。但这种拼合字,尤其是上下拼合,很难在美感方面达到传统雕版的高度,与中国士大夫的审美格格不入。

对这些缺点,传教士们也认识得很清楚,如对华传教士娄理华(Walter M. Lowrie,1819-1847)在给父亲娄睿的信中就曾说过,希望废除上下拼合的活字,并认为巴黎活字有四个缺点:一、直竖笔画比平直笔画粗重;二、笔画结束时拖曳得过长;三、每字各笔画间大小长短位置不匀称自然;四、以同一个部首拼合数十甚至数百字,容易形成可笑怪异的字形。

事实上,对解决中文印刷中需要大量汉字活字这一问题,拼合字应该说是个伟大的创举。虽因种种缘由,拼合字仅仅存在数十年就被彻底淘汰,但这种思路所蕴含的原理,从《说文解字》的五百四十个部首,一直到当代的汉字五笔输入法,都是一以贯之的。

拼合字在中国也有实际的影响力,如出版世家金山钱氏的钱国宝就曾因此受到启发。他在《江南北大营纪事本末序》中说:“近于上海设文富楼,用铅字活板摆印诸书,有汇印《平寇丛书》之志。”又在《务民义斋算学三种序》中说:“今年余自造便捷器及泥铅活字,广印书籍,虽亦参用西法,而得古法居多。”

根据内蒙古图书馆研究员何远景先生的研究,钱国宝这里所说的就是汉字拼合字。而参照他的序言,则钱国宝可能不仅利用了拼合字,还自行研制了相关的印刷机器——便捷器。钱氏到底用他的新方法印制过多少书籍,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其《江南北大营纪事本末》一书,则毫无疑问是采用了大量的拼合字印成的。虽然钱氏自言“虽亦参用西法,而得古法居多”,但几乎可以断定,钱氏的活字必定受到传教士活字的启发和影响。

何先生关于钱氏活字是拼合字的论断无疑极为精确,但他误信钱国宝的宣传,以为钱氏真的自铸活字,却是千虑一失。如果仔细比对所谓的钱氏活字与美华书馆活字,可以发现其实二者就是同一副活字。也就是说,当年钱氏不过是请美华书馆为其代印书籍而已,所谓自造泥铅活字,也只是故作狡狯罢了。

无论如何,出身出版世家的钱氏愿意采用拼合字来印制书籍,足以说明这种新的印刷手段的精彩特出之处。而苏精书中多处论及巴黎活字与柏林活字,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拼合字的缘起以及影响。如果他能专力将这一问题辟为一章,予以更加细致的解读与说明,可能更有利于对这一科技史和印刷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做进一步研究。

结语

苏精的书中,还提供了很多我们之前注意不够的文献线索,比如美部会档案、美国长老会外国传教会档案等。这些资源,都是过去我们所不太详知的文献,对相关研究而言也是极大的宝库,是域外审视禹域的极佳范例。而苏精此书的成功,无疑就是这些文献价值的最好注脚。如果国内相关研究者,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深入探研,则不仅对近代的出版研究,也对基督教入华史、中国近代史研究,都会有极大的推进。

第一个用雕版印刷《圣经》中文全译本的人是谁?

澳门马礼逊墓碑碑文

尝闻天地间有不朽之人,端赖其人有万世不朽之言行。

从明末的耶稣会士入华开始,传教士除了口头宣讲福音之外,还有四大辅助手段,即印刷出版、医药治疗、学校教育及慈善救济。

▲西方传教士入华

当时的天主教士大都接受以传统的中国雕版印刷,作为其传教或宣传知识的方法。与此同时,在东南亚一带向华侨传教的教士,也采用了木刻这一技术,如菲律宾的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所刊行的高母羡(P. Juan Cobo,1546-1592)《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Pien-Cheng-Chiao Chen-Ch’uan Shih Lu,1593,马德里国家图书馆藏)、《天主教理》(Dotrina Christiana en Letra y Lengua China,1593,梵蒂冈图书馆藏)和佚名撰《天主教理》(Doctrina Christiana en lengua espanola y tagala,1593,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等。

▲梵蒂冈图书馆

这一传统,直至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伦敦会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时,仍然被遵循不悖——他的二十一种中文著作中,有十九种都是由雕版印刷的。

▲传承千年的俞氏传统木刻雕版技艺

第一位入华的基督新教传教士

First protestant missionary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1807年马礼逊自英国启程来到中国,当时他是二十五岁的青年,未婚,独自一人首途赴华。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872-1834)

由于东印度公司船只拒绝传教士搭乘,马礼逊只得取道美国来中国。1807年9月7日,马礼逊进入广州,因为不能够合法地进入中国内地,所以滞留在广州的十三洋行,在美国驻广州领事馆一位领事的庇护下隐居,1年间隐居在广州和澳门苦学中文。此后在华的25年里,他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

▲澳门著名的马礼逊教堂

第一本用木刻雕版印刷的圣经

First bible by woodblock

据《马礼逊回忆录》载,编纂字典是受到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指示。赴东方国度传教前,一个叫做容三德(YongSamTak)的中国人成为他的汉语启蒙老师。“……达成目标(掌握汉语)之后,你要尽快将这项成就转变对于全世界有益的事——也许你有此荣幸编纂一部较以前更为全面、正确的汉语词典……”

此外,伦敦会还希望马礼逊把《圣经》翻译成“世界上1/3人所讲的中文”。这里强调“较以前”,是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以汉语为译出语的手稿词典或抄本,包括17世纪末意大利神父叶尊孝的《汉字西译》(汉语-拉丁语)。

▲《汉字西译》手抄本封面

到华后,马礼逊就翻译中文版新旧约圣经。全部《圣经》于1819年11月译完,1823年出版,取名为《神天圣书》,凡《旧约》称《旧遗诏书》,《新约》称《新遗诏书》。

这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部以中国木刻雕版印刷技艺印刷的《圣经》中文全译本。

▲第一本以木刻雕版印刷的圣经《神天圣书》

1811年1月7日,马礼逊写给伦敦传教士董事们的信:今年9月,我把所译的《使徒行传》与希腊原文对照做了仔细的校对后,已经交给一个中国印刷工人予以改正。现在我已经和他的印刷所订立了合约共印1000份。根据合约,如果木刻字模完好,还可继续印15000份,印刷费共521元。我已寄送了3册《使徒行传》中文译本的样本给董事会司库。

▲英番圣书公会出版马礼逊单行译本《使徒行传》

在此之后还有麦都思翻译的中文圣经(1843年),但马礼逊的翻译本因为时间最早和翻译严谨、贴切,所以他这部中文圣经后来被大部分人使用。如今,美国纽约圣经公会博物馆仍藏有马礼逊翻译的中文版圣经,其他地方难以见到。

▲以木刻雕版印刷的圣经《神天圣书》

马礼逊为保证译本更适合中国语言习惯,他聘用中国学者为其校正修饰。梁发不仅是刻字印刷工,还是《圣经》中译本的润饰加工者;马礼逊的中文老师高先生也帮助校正译本中的语法。

卫三畏在谈到马礼逊的译本时说,马礼逊及其同伴的翻译原则是忠实、明达、质朴。最忠实地把《圣经》翻译得合乎中国文法,使普通的读者也能理。

▲马礼逊《神天圣书·旧遗诏书·宣道传》书影

中国经典文化著作英译的第一人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马礼逊在翻译、编排和出版《圣经》的同时,也进行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他认为翻译中国经典将有助于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他是比较系统地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1812年马礼逊出版了翻译的第一本中国传统经典《三字经》(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大学》(The Great Science)、《三教源流》(Account of FOE)、《太上老君》(Account of the Sect TAO-SZU)等。

▲1865年 马礼逊著《五车韵府》

1810年,马礼逊写给伦敦传教士董事们的信: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是日以继夜地、孜孜不倦地集中时间读中文,如今已可使用中文写公文给两广总督了,并且已经和政府官员们用中文交谈。我也把孔夫子的《大学》、《中庸》和《论语》的一部分翻译成英文。

引进第一台现代化的石印机器

First modern printingmachine

嘉庆以来,因教案逐渐增多,朝廷对传教严加控制,使得马礼逊处境唯艰,雕版印刷对他和他的传教同道而言,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成本上,都越来越难以承受。正是基于这一点,马礼逊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的印刷术,来继续其传教事业。

事实上,马礼逊不仅尝试采用了西法铸造中文活字,因为印刷《华英字典》,中国内地输入了第一台现代化的石印机器,这对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来说都是崭新的。

▲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内部

因为印刷 《华英字典》,制造了第一副中文铅合金活字,第一次用中文铅活字排版,并使用机器印刷,开创了中文图书采用铅活字排版、机械化印刷的现代出版历史。随之,清廷与中国的官商、民商也逐渐认识到了现代印刷、出版的力量,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印刷、出版的诞生以及发展。

1823年,马礼逊历时15年,出版了六大本共计4595页的汉英对照字典:《华英字典》。当时大部分的欧洲人都懂英文,因此懂英文的传教士就可以根据这部字典来学习中文或从事翻译工作,所以《华英字典》和基要真理的小册,是马礼逊的重要贡献。在这项奠基性的工作中他得到梁发和其他一两位中国助手的帮助。

▲马礼逊译文团队成员梁发

1823年12月更正教信徒梁发被马礼逊按立为中国第一个更正教的牧师,他协助马礼逊来做印刷工作。梁发在1832年用中文写了一本《劝世良言》,也就是日后太平天国开国者洪秀全的思想根据。

第一本中文期刊的诞生

The first Chinese journal

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米怜的协助下,于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这份月刊主要是介绍基督教的教义,也有少量的介绍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有些了解,同时也对圣经的教义有些了解 。

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 ,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自此,中文期刊在国门内外大量涌现,外国传教士与商人成为这一时期办刊的主体。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虽然在马六甲出版,但它的宣传对象是中国人。具有很强读者观念的米怜,采用了一个重要的宣传策略,这就是尽量运用中国的传统形式,尽量迎合中国人的思想习惯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一是附会濡学。每一期的封面都印上“子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字句。在文章内更是大量引用《四书》、《五经》和孔孟程朱的言论。

二是刊物在写作上还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如大量搬用章回体,不仅用于故事性强、有人物活动的《古今圣史纪》、《张远两友相论》等稿,就连解释天文现象的知识性文章也同样采用。篇末还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这类字句结尾,文中时而出现中国小说中常见的一些套语。

三是刊物式样同于中国雕版书本。在刻至“上帝”和“神”的地方,也象中国书上写到“皇帝”、“谕旨”时一样,另起一行抬高一字,以示崇敬。这在西方书刊中,是没有这种做法的。

2007年,澳门邮票还专门发行了马礼逊来华二百周年纪念邮票。可以说,研究以马礼逊为代表的基督教入华对于近代中国的意义深远,对于基督教入华史的进一步研究,更有利于对中国近代科技史和印刷出版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马礼逊来华二百周年纪念邮票

相关问答

(或专业)有哪些 - C31uanzjCXW 的回答 - 懂得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

林妹妹如何做了李商隐的“一字师”?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口不一效应”,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不是内心所想的,甚至是相反的,这在内心敏感、内向的人身上体现最为明显。林黛玉恰...

同志们!你们谁清楚,pcba为什么要清洗?

[回答]SMT表面装配技术SMD表面贴装器件PCB印制电路板PCBA印制电路板组件SMTP这个是非常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不是电子里的吧?PCB标明印制电路板,指的是电路...

朋友们,我想问问!!宜昌 印刷 标签电话多少, 印刷 标签哪家经验...

[回答]你标签的设置是有些问题的。仔细的看一下标签的大小跟页面的大小,还有间距,要么就是标签做的间距有问题和他们合作之后,感觉真心不错,有保障还省心...

前辈们!请解答一下,咸宁售后完善的 印刷 食品标贴, 印刷 食品...

[回答]基础流程中主要介绍五个方面:原稿-分色稿-出菲林-制版-印刷。1.原稿:我们要印刷的稿件。我们知道,印刷通常提到“四色印刷”这个概念,是因为印刷品...

网友们请赐教!怎么用蛇皮袋防水包装纸包装?有懂行的吗?

[回答]蛇皮袋防水包装纸1、食品包装袋一般选用白牛皮纸或是灰板纸,不过价钱不一样,白版较贵。2、一般的包装袋要用250g灰板的,不过不同的厂的要求不同,关...

外观缺陷检测设备多少钱一台?

[回答]CCD视觉检测机优点四:提高竞争能力与职工安全系数提高生产力和竞争能力,当代制造是自动化技术的,只能应用视觉检测设备,才可以不断保持竞争能力,避...

请解答一下!!免费专业的whatsapp翻译多少钱,whatsapp翻译...

[回答]效率很快,效果很好,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OneWorld翻译团队的能力很强,对客户诚意满满,非常热情的服务,值得推荐专业包括:幼师、种植、养殖、机...

帮个忙盆友们 急需!常州停车场吊牌灯箱厂商,停车场吊牌灯...

[回答]仪器喷漆面板的加工对尺寸要求较严格,需要有经验的钳、铣工,有条件的可采用数控钻床。除油:标识为了使铝板表面对印刷涂料有一定的亲合性,要把板...

包装盒设计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

[回答]何情况下,礼品都是完好无损的。新颖的创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的形象,但如果空有好的创意,却很难量化生产就本末倒置了。我们世丰会根据...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