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墓的修建及上海鲁迅故居的复原——纪念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70周年
上海解放后,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在1950年6月开始筹建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的馆址设在大陆新村10号(包括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故居),并于1951年1月7日正式实行内部开放。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类纪念馆。1952年12月2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正式将鲁迅纪念馆移交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管辖,鲁迅纪念馆也由此更名为上海鲁迅纪念馆。1956年10月,上海鲁迅纪念馆在虹口公园新建了馆舍,并负责管理大陆新村9号鲁迅故居和鲁迅墓。
毛泽东为鲁迅墓墓碑题词
一、鲁迅墓的修建和保护
鲁迅纪念馆在1951年1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了方便观众瞻仰鲁迅墓,又于1952年初计划在鲁迅纪念馆附近的虹口公园新建鲁迅墓,并拟把虹口公园改为鲁迅公园。(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六十纪程(1951-201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以下相关引用参考除特殊标注外,均采自此书)1952年3月,上海市成立了鲁迅墓迁葬委员会,由陈毅市长担任主任委员,黄源、唐弢担任秘书长。黄源把鲁迅墓园设计图送到政务院(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改名称为国务院)审阅。不久,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转达了政务院对新建鲁迅墓园的意见:“新建鲁迅墓需准备具体意见,工程缓办。”潘汉年按照中央的意见作出如下指示:“原机构应改组,准备工作由新设机构负责进行。”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在接到上述指示之后决定:“工程缓办,准备工作暂停。”
鉴于万国公墓中的鲁迅墓年久失修,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在1955年3月对鲁迅墓进行了维修。随着鲁迅逝世20周年的临近,上海市委宣传部、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单位在1955年10月决定为了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在虹口公园中新建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黄源专门赴北京,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转请毛泽东为鲁迅墓题写碑文,并得到毛泽东的同意。11月19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将毛泽东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手迹原件转交上海鲁迅纪念馆保存。11月24日,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向文化部上报了《关于在上海筹备鲁迅墓园及扩充鲁迅纪念馆的初步建议》:“建议迁墓仍组织委员会,墓园图样请文化部就现有的设计图进行审阅,如需重新设计,可组织委员会另搞,争取明年9月25日之前完成迁墓工作;虹口公园改名鲁迅公园;鲁迅邻屋6、7、8号三幢民房争取迁让,明年扩充陈列室3至5间。”
1956年1月初,国务院作出决定:“对上海虹口公园重新规划,进行改建,并迁鲁迅墓,建纪念馆于公园内。全部工程要求在20周年纪念日前完工。”上海市政府接到国务院的意见之后,在1月中旬成立了由上海市市长陈毅担任主任委员的“鲁迅先生坟墓迁建委员会”,聘请华东和上海有关领导、鲁迅家属及生前友人等担任委员,同时还成立了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陈植、张惠中等9人组成的“鲁迅墓设计委员会”。1月26日,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制定了“鲁迅公园规划设计”草案,提出了设计原则、设计范围、设计项目和业务要求。“鲁迅先生坟墓迁建委员会”责成上海市建筑规划管理局、上海市政工程局、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等单位对虹口公园作出总体规划,以及鲁迅墓、鲁迅纪念馆新馆的设计图纸。4月,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派专人携带鲁迅公园的总体规划、鲁迅墓及鲁迅纪念馆的设计图纸和部分模型去北京请示国务院的意见。6月初,国务院批准上述各项基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并拨款人民币90万元用于修建鲁迅墓和新建鲁迅纪念馆。
1956年10月14日上午,鲁迅灵柩从上海万国公墓迁移到虹口公园鲁迅墓安葬。宋庆龄、柯庆施、茅盾、周扬等中央及上海市领导,鲁迅亲友,各界代表,驻沪外国使领馆代表等共2000多人参加迁葬仪式。
为了能在鲁迅逝世20周年之前完成上述工程,上海市提前进行了修建工程。5月2日,由中国雕塑工厂上海工作室曾洛夫等负责进行鲁迅墓地前设立的鲁迅雕像(萧传玖创作)的放大工程,把原座高1.6米的鲁迅雕像,放大到高2.1米,从而使得鲁迅像显得更加高大。5月4日,上海市园林管理处绿化工程队开始对虹口公园进行扩建,增植大批鲁迅喜爱的树木,移植草皮、扩大湖面、堆土山、筑路,新建多座亭桥。7月2日,上海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鲁迅纪念馆新馆(陈植主持设计。两层混合结构的楼房,建筑面积共2660平方米。)开始施工,鲁迅纪念馆新馆位于虹口公园的东部,南北东三面为展览室,西面为柱廊,建筑采用马头式山墙和筒瓦白墙,具有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7月19日,上海市第一石料生产合作社施工的鲁迅墓开工,鲁迅墓位于虹口公园的中部偏西北方向,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8月下旬,园林工人将万国公墓鲁迅墓地所有树木移植到虹口公园,并将周恩来、许广平在鲁迅逝世10周年时在鲁迅墓前所栽种的两株桧柏也移植到鲁迅雕像正前的草坪上,并设立说明石碑。9月8日,苏州雕刻能手顾根土等开始在鲁迅墓前的石碑上雕刻毛泽东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上述工程均在10月10日之前顺利完工。
另外,有关机构在9月21日开始在万国公墓准备鲁迅墓的起棺工作,9月24日正式起棺,在9月25日重新按照原尺寸制作红色绒布黑色字体的“民族魂”旗帜(原来是白色绒布黑色字体)。10月14日上午8时,鲁迅灵柩迁葬仪式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巴金、金仲华代表上海人民向鲁迅灵柩重新献上“民族魂”旗帜。仪式之后,茅盾、周扬、许广平、巴金、靳以、金仲华等10人把鲁迅灵柩抬上灵车,从万国公墓迁移到虹口公园鲁迅墓安葬。上午9时,在虹口公园鲁迅墓地隆重举行了鲁迅迁葬仪式,宋庆龄、柯庆施、茅盾、周扬等中央及上海市领导,鲁迅亲友,各界代表,驻沪外国使领馆代表等共2000多人参加。
鲁迅墓建成之后,与附近的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一起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参观、学习鲁迅的圣地。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鲁迅墓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将对鲁迅墓的保护纳入国家层面。
上海鲁迅纪念馆承担了鲁迅墓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1959年3月下旬,上海鲁迅纪念馆聘请上海第一医药模型厂的技术人员来鲁迅墓地整修鲁迅白水泥塑像。1961年9月19日,为纪念鲁迅诞辰80周年,经上级决定,上海鲁迅纪念馆聘请上海离心机铸厂和上海机床厂将鲁迅墓地白水泥座像翻铸成铜像(虞积华在《追忆鲁迅铜像翻铸记》一文中回忆,因为当时缺乏铜材,上海鲁迅纪念馆职工发现大华果园内日寇侵沪阵亡将士的纪念碑上有铜雕的麒麟,在征得上海市政府的同意之后,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职工用了一星期的时间才把这只铜雕的麒麟砸碎,并送到冶炼厂翻铸鲁迅铜像。可以说,屹立在鲁迅墓前的鲁迅坐像用侵沪阵亡日寇纪念碑上的铜麒麟铸成,更有纪念意义,也是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纪念。),同时还将鲁迅铜像左右过道各拓宽一米,周围种上天鹅绒草坪和瓜子黄杨,从而使鲁迅铜像所在的广场更美观。1963年2月,上海鲁迅纪念馆在听取专家意见后,决定对鲁迅墓后的土山加高,并增添树木,另外还在墓碑后建筑一道挡土墙,在挡土墙和墓碑之间筑一条斜形排水沟,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鲁迅墓地。同年4月,上海鲁迅纪念馆拟定了鲁迅墓、鲁迅故居的标志说明和保护范围以及保护管理制度草案,报经上级批准后,正式施行,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鲁迅墓地和鲁迅故居的保护。1985年7月,上海鲁迅纪念馆聘请专业公司对鲁迅墓碑正面大片泛黄及花岗岩石嵌缝处风化起壳的问题进行维修,从而较好地保护了鲁迅墓地的安全。
此后,上海鲁迅纪念馆还不定期地对鲁迅墓地进行维修和保护,如1988年5月7日至23日,对鲁迅墓进行整修,修复了鲁迅墓出现的破损;1996年6月10日至18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对鲁迅墓地、鲁迅铜像进行了清洗、除锈;1997年2月26日至3月3日,对鲁迅墓进行维修、加固,铺平石板近20块;2003年6月2日,召开“鲁迅墓地绿化整治专家论证会”,提出对鲁迅墓地的整体绿化规划进行设计,并付诸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园林局、虹口区政府、上海鲁迅纪念馆在1996年6月6日举行为鲁迅墓前的两棵广玉兰悬挂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铭牌的揭牌仪式,这两棵古树由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公司出资保护,从而在经费方面保障这两棵古树得到有效的保护。
许广平实地指导上海鲁迅故居复原工作
二、鲁迅故居的复原展览
1950年8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副处长唐弢委派文物处干部王稼冬和秘书朱友瑞负责鲁迅纪念馆的筹建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王稼冬在9月15日办好了鲁迅原住的大陆新村9号及邻屋10号的租赁工作,并聘请工程队对9号和10号的房屋进行维修改造。为了尽可能恢复鲁迅在9号居住时的房屋原状,王稼冬要求工程队参考相邻的几栋未改变原来内部结构的房屋恢复9号房屋原来的建筑格局。10月下旬,9号及邻屋10号维修改造工程完工,王稼冬等人接收许广平捐献的文物资料共1157件(套)(其中包括鲁迅手迹、书籍、家具、衣被、杂件等物品),并在许广平的指导下,对9号鲁迅故居的陈设进行复原摆设,此外,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维修了部分鲁迅使用过的家具,大致恢复了鲁迅故居的原貌。12月中旬,10号房屋中的鲁迅展览也布置完成。1951年1月7日,鲁迅纪念馆请在上海的各级领导及鲁迅友人莅临视察,1月8日鲁迅故居和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免费参观。(王稼冬:《追忆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筹建经过》,《四十纪程(1951-1991)》,上海鲁迅纪念馆编。)
考虑到鲁迅故居的空间有限而前来参观的观众较多的情况,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在1952年5月作出决定:“为保护文物,鲁迅故居改经常开放为在鲁迅诞辰和逝世纪念日有组织地开放,平时供对内参观。陈列室部分照常开放。”由此开始,直到1989年3月,鲁迅故居只在鲁迅诞辰或逝世的纪念日面向集体参观的观众短暂开放几天,(开放时间在不同的年份有变化,如1964年10月19日开放一天,1965年10月19日开放两天,1976年9月25日开放一周。)不再向前来参观的散客开放。这一措施虽然起到了保护鲁迅故居的作用,但是极大地限制了热爱鲁迅的普通观众前来参观鲁迅故居。
同年12月19日,许广平、王冶秋等11人组成的中华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华东视察组来上海鲁迅纪念馆参观。许广平在参观时针对鲁迅故居的陈设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故居内非鲁迅生前之物一律去掉,包括说明牌、鲁迅遗容照片等。”从复原鲁迅故居原貌的角度说,许广平的上述意见还是正确的。1953年上半年,上海鲁迅纪念馆将鲁迅故居内非鲁迅生前使用之物撤下,基本保持了鲁迅故居的原貌。
1959年5月,上海鲁迅故居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由此被纳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不久,上海鲁迅纪念馆从北京鲁迅故居门前拓印了郭沫若的题字“鲁迅故居”,并制成门牌置于上海鲁迅故居门前。
1964年3月初,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了进一步明确鲁迅故居内的陈设情况致函许广平,请教故居二楼鲁迅工作室中的陈设情况。许广平在3月9日回信说:“据我的回忆,二楼工作室摆木刻的镜台上面,除了现有木刻陈设外,再没有放别的东西。不过,在靠躺椅的部分(见箭头示意处),台子上有时放一些鲁迅临时要看的书籍和杂志,等到看完以后,他就立刻分别归类,包扎收藏,案上井井有条,并不散乱。”(吴长华:《许广平与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研究》第3期。)1964年11月初,上海鲁迅纪念馆又函请许广平再次来沪指导鲁迅故居的陈设。许广平在11月8日在鲁迅故居中向鲁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鲁迅故居中摆放的物品的情况:“鲁迅在世时,天井里右侧种着一棵桃树。楼下餐厅的一只梳妆台式样的架子,是上面用来挂帽子和衣服,架子下面放雨伞。二楼储藏室挂着的篮子,是放水果用的。秋白离沪赴江西时到大陆新村辞行,鲁迅将床铺让给秋白夫妇睡,我们就睡在储藏室的地板上。二楼卧室书桌上的插笔的龟,原来是花店里插花用的,买来后,海婴将鲁迅的毛笔插了上去。三楼客房,雪峰、秋白、曹靖华、周建人的女儿都住过。”(吴长华:《许广平与上海鲁迅纪念馆》)11月10日,许广平回到北京后又致函上海鲁迅纪念馆,对鲁迅故居二楼陈设及底层会客室长桌和座椅的位置作了补充说明,并附示意图,指出鲁迅在客人来访时常坐在背对大门的椅子上,这纠正了鲁迅纪念馆此前摆放鲁迅座椅的错误。
鲁迅塑像翻制成铜像。图为原作者萧传玖教授在修琢铜像。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上海鲁迅纪念馆在1967年4月1日闭馆。1969年9月,驻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工宣队、军宣队为了“突出政治”的需要,对鲁迅故居的陈设进行了大量的改动,如“增加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的回电:‘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鲁迅捍卫毛主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斗论文的手稿《答徐懋庸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书橱内鲁迅藏书不适宜展出的删去,充实一些马列主义的鲁迅藏书”;“删去南墙角鲁迅孩子海婴的照片和书橱上端的油画一幅(静物画)”;“鲁迅故居三楼前后两间不予展出,仅开放底层和二楼”。(驻上海鲁迅纪念馆工宣队、军宣队:《上海鲁迅故居调整、修改项目》,油印。)
这一改动可以说使鲁迅故居中的陈设变化很大。直到1977年10月15日,鲁迅故居才重新恢复原貌,故居的三楼也对外开放。
1981年8月,鲁迅纪念馆在鲁迅故居前安装了上海市文管会统一设计制作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理石标志,按照上级文物机关的要求对鲁迅故居进行规范化管理。
1989年3月,鲁迅纪念馆为满足广大观众参观鲁迅故居的愿望,决定从本月起重新对国内外观众售票开放,并由专职的讲解员为观众讲解导览。当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4000多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并通过售票和出售宣传纪念品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鲁迅故居的恢复和保护
1950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建鲁迅纪念馆时,考虑到鲁迅所居住的9号房屋已经改动过内部的建筑格局,于是参考邻近的房屋的内部结构,恢复了9号房屋的内部建筑格局,并在许广平的指导下对鲁迅故居的陈设进行复原展览。1952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文化部决定,为保护鲁迅故居,只在鲁迅诞辰或逝世的纪念日时对集体组织的观众短暂开放几天,平时只对内部客人开放。1963年4月,鲁迅纪念馆制订鲁迅墓、鲁迅故居的标志说明和保护范围以及保护管理制度草案,对鲁迅故居由此开始制度化、规范化地保护。
上海鲁迅故居外景
当时鲁迅故居内摆放的大都是鲁迅生前的遗物,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但是,鲁迅故居也发生过鲁迅遗物被盗的情况。1953年5月18日,上海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发现鲁迅书桌上摆放的高尔基木雕像遗失,经调查,是5月13日一个文化代表团一行17人来馆参观时被盗的。公安及外事部门经过追查,也未能找回这个雕像。上海鲁迅纪念馆在6月根据照片复制了这个雕像,重新摆放在鲁迅的书桌上。这件事也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始加强鲁迅故居的保护工作,多次对鲁迅故居的建筑进行维修,如在1953年8月粉刷鲁迅故居的墙壁,油漆鲁迅故居的门窗,调换鲁迅故居底层的地板,并增设防潮层;在1980年秋季,对鲁迅故居进行维修、油漆门窗,并且安装了报警器。
1989年3月,上海鲁迅纪念馆在对鲁迅故居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之后,决定鲁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以满足国内外观众的要求,同时采用售票参观的方式控制每天观众的数量。此后,上海鲁迅纪念馆还陆续增加防火、防盗的技术设备,加强对鲁迅故居的安全保护,另外,平均每5年要对鲁迅故居进行一次维修,确保鲁迅故居的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
1998年,上海鲁迅纪念馆因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始对原来的馆舍进行改扩建,并于1999年10月19日建成新的馆舍,同时新设计的鲁迅生平陈列“民族魂”也正式对观众开放。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也随着新馆舍的落成而有了飞跃式发展,并于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逐渐成为“鲁迅精神文化遗产宣传、文物典藏、学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印:《上海鲁迅纪念馆简介》,铅印本,2016年印刷。)(葛涛)
(本文图片由上海鲁迅纪念馆提供)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往事|从一百多年前的个人记忆,看近代上海城市生活
近期,张晓栋著《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在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上海近代史为坐标,借得以晚清一个苏州籍与上海交集近五十年的过客——王韬的个人生活细节,试着还原一个生动的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早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真实场域。
《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书影
晚清江苏甫里(今苏州甪直) 人王韬,二十一岁时因为家境所迫打断了科举之路,懵懵懂懂来到上海这座刚刚糊里糊涂地被开放的城市,那时,英租界刚刚设立,法租界即将形成。王韬几乎和这座城市共同进入所谓近代化的历程。
以上海近代史为坐标,借得以王韬的个人生活细节,我们试着还原一个生动的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早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真实场域,其中涉及租界的兴起、历史的再现、城区的拓展、文化的嬗变、风俗的流转、制度的变迁、洋务的酝酿,以及重要人物的聚合星散,至位最后者,更是曾将上海变成自己的舞台,在演绎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的偶然或必然碰触中并发出绚丽的光彩,留下了足以令后人追慕的岁月片段,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谱写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史章。
王韬在上海生活了两段时间,1849-1862年和1884-1897年,正好是两个十三年。而夹在其中的1862-1884年间,虽然亡命香港,中间还游历西洋和东瀛,也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大半生与上海密不可分。他偶然来到上海,目睹或参与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整个过程,他的行为准则意外地合拍了时代的节奏,演绎了一段段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生。
《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插图 杨建勇、季平 图
“十三”这个数字至少对于上海人来说不太受欢迎,有点可笑。对于这个拥有在上海双“十三”年份的王韬,他的个人经历更有些夸张。上海人对于前辈男性有很游戏的称谓“爷叔”,更有趣的是这一称谓的褒贬指向是随沪语语调或语音的轻重变化的。但不论褒贬,这个称呼对于王韬而言,名实相符。他拥有这一称谓的全部特征:善良、幽默、天南地北夸夸其谈,入世心强;聪明、狡黠、自以为是四平八稳,被聪明误;花心、冶游、惯于风月左拥右抱,才子佳人;知旧、求新、穷索天地事无不晓,学贯中西。他是一个官场、洋场、欢场、江湖场无不烂熟的人。更让人看跌眼镜的是,他本人身上还存有无数迷团。他在上海混迹于传教士堆,侧身布道,安享圣餐,他是否入了基督教?他否认,但有铁的证据推翻他的否认;他与当时反叛清朝的太平天国也有一层至今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据说写了投名状,他否认,但有保存至今的历史原件。清廷大怒而通缉,他竟在洋人的庇护下避祸香港,游行于西洋而登上牛津讲台,被外人膜拜成中国顶尖学者,转而又以学识折服东洋而成座上客,高屋建翎,花天酒地,最后又使清廷废弃通缉招安回国终老于沪。他去世的时间也一度成为学者们探究的命题。
他是一个上海通。
《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插图
王韬住在上海的前期那段时间,城市的范围从今天来讲实在不大,除了上海城厢的那一块,租界形成仅四五年,西不过现在西藏中路、北不跨苏州河--今天绝对的城市中心地区,或延至虹口一带。而除了上海城厢,租界的地方被他无情地通称作淞北、城北等非常乡下的名称,其中多少带有轻蔑、自嘲的意思。
上海城厢东门外的羊毛衖,曾经是王韬在上海的落脚点,小刀会期间被清军毁,更曾建有炮台,现在早已无踪无影。早年王韬与同时苏州来的朋友合住在此,后来因为对方要去香港,他只能住到城内跨肇浜的虹桥一带。后又迁入城外租界今天的山东中路一带,住在他工作的墨海书馆边上两层楼的平房,外面还带着一个花园,他曾经种了菊花,另有梧桐两株,芭蕉一株;附近还有一所著名的医院,当时被称作颉医院(今仁济医院),用的是开创者雒颉的名字——他的中文名字更多地被写成雒魏林。依傍他住处后来还有一所教堂老天安堂,一度成为学校,现在没了踪影。这个地方,光从时间看,王韬待了有十年光景,是他在上海待得时间最长的居所,在上海近代史上,它更著名的名字叫麦家圈,因为当时主持墨海书馆英国人麦都思在租界上具有非凡的影响力——由麦家圈而望平街而四马路文化街,记录着上海一段抹不去的文化或香艳的历史。
《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插图
王韬1849年在墨海书馆顶替父亲做着翻译工作,虽然有高额的薪金收入,但一方面他有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挥霍无度,以致于基本生活也捉襟见肘,靠着如长辈般的闽人公墅朋友林益扶等人支助着,闽人公墅在今延安东路河南南路的西南一带,早已不见踪迹。
1884年王韬重返沪上后,借住在石路,也就是今天的福建中路近福州路的东南角处,离他原来居住的墨海书馆近在咫尺,他居住处,离他担任山长、上班的六马路(北海路)上格致书院也很近,出行十分便捷。而这一带,是当时城市繁华的顶尖中心,王韬冶游的区域。这种便捷对于王韬而言是双重的。
王韬后期在对上海的地名称呼中,喜用旧名,且一直以上海城厢为自我中心,实是早期在上海生活对他烙印所记,令他心心念念,须臾不曾忘怀。他生命的最后时光,狐死首丘,虽然,回不了自己出生的地方,但至少在他出入最频繁的老城一带他走完了生命最后历程,也算是一种最后慰籍。这个地方,当时有一座跨浜的红栏杆桥。
现在去寻找红栏杆桥,就像附近的西仓桥的名称一样,浜早被填埋,更枉论其桥。幸运的是,此处还保存着一条名叫红栏杆的街,非常神奇。红栏杆街不长,与松雪街呈丁字,它非直线街,在东向西后有一个九十度的北转,而向西的道路则称为孔家弄,王韬去世几年后,一个叫陆小曼的女子就出生在这里。整个地区就在今天的复兴东路附近,复兴东路就是昔日的肇浜,早已变成了通衢大道。
王韬活动过的其他地方相对比他的居所留存稍多。前期经常去的如绿波廊,一段时间被废弃,后宋小坡重建更名依绿轩,现在尚存在豫园商业圈,门面很大,应该不是彼时旧址。乔家路上的九间楼是徐霞客的故居,也是王韬游玩的地方,现尚存,成了保护建筑。后期的格致书院等旧址尚存一角,也非旧物。而据说由他命名的中文名兰馨大戏院(不太可信),在圆明园路上的建筑也是浴火后又重建的。
王韬常去并且待过刻骨铭心135天的英国驻沪领事馆,旧建筑在王韬离沪不久被火烧毁。后来的英领馆也建在原地。王韬在回沪后的某一时间一定到过。
王韬前期和后期常去的豫园,当时他称之为西园,尚保留原来的样子;后期常去的味莼园张园已面目全非,远非当年的景象。
《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插图
他在上海的年代,洋务方盛,由洋务而改良进而革命,那些与王韬有关的历史人物在他生命的过往中先后登场,传教士麦都思、雒魏林、慕维廉、理雅各,太平天国的洪仁玕,好友孙正斋、李善兰、蒋敦复、管小异、黄春甫,最早的留美学生容闳、黄胜,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徐有壬、丁日昌、盛宣怀、马建忠、黄遵宪,译员龚橙、应雨耕,诗人或艺术家姚梅伯、胡公寿、胡铁梅、吴昌硕,科学家徐寿、华蘅芳,师友顾涤庵、郁泰峰、江翼云、林益扶,日本友人栗本匏庵、安野重绎,新闻界蔡尔康、钱昕伯,名妓廖宝儿、陆月舫,买办徐润、张叔和,以及历史舞台前沿的风云人物伍廷芳、郑观应、马相伯、康有为、孙中山。而这些人物无不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相关:小刀会事件,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进攻大沽,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法战争,琉球问题,乃至洋务运动,也与微小的事情有着密切的勾连:印刷术,牛痘术,照相术……
王韬的妻兄杨醒逋,是他终身的一个文友。杨醒逋在苏州发现的《浮生六记》残本,他和王韬两次作序跋。奇怪的是对于醒逋的去世竟没有找到王韬像样的悼念文字。
本书有别于相关王韬的其他诸种书籍在于,在作为政论人物的标签下,王韬的私人空间一直是为主流研究所批判的,而本书却将被人们所鄙视或忽略的点点滴滴聚拢为线索,以此来还原上海开埠后被人们早已遗忘的历史细节,形象生动,亦歌亦泣。
王韬,一个苏州籍与上海交集近五十年的过客,本书通过他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那段历史。有幸成为上海近代历史拼图中的一个小块,是为其所。
(本文原题为《近代上海的个人记忆》,为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爷叔:王韬个人城市生活史话》一书序言,插图为杨建勇、季平,澎湃新闻刊发时有编辑。)
相关问答
上海睿动广告公司有谁听说过吗?地址是哪里?全称:上海睿动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虬江支路181号虹口商城1504室电话:62048008业务范围:各类广告,会展,印刷制品全称:上海睿动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地...
印刷样本 的图片侵权-找法网法律咨询我们公司的样本设计印刷都是包给外面的设计公司的,现在有家律师事务所说我们样本上面有个照片倾权了,我们根本不知情,请问这个事情一般如何处理?知识产...
怎样制定 印刷厂 各工作岗位说明书一、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了解,结合实际库存情况,按月编制进货(料)采购计划(一式三份),经财会部门签署意见,报主管经理审批后,一...
法院代字在判决书使用的是什么字体的?_法律问答—华律网[回答]字体: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但法院判决书正文中习惯全部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页...
中国古代第一陪都在哪里?欢迎打开历史宝藏。洛阳是历史上名符其实的第一个陪都。周初建陪都于今之洛阳,这是周武王生前重大决策之一。武王伐纣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其实周武王是利用商...
针对用PS修改发票算不算违法_法律问答—华律网[回答]当然犯法。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1万元...
关于 印刷 许可证授权给第三方-找法网法律咨询你好,关于印刷许可证授权给第三方合同纠纷遭遇法律难题?点击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咨询共有8位律师解答可以,但是别轻易这么干,以防对方后期用你许可证做...
想了解一下,对于假公章印与真公章印有什么区别_法律问答—...[回答]假公章印与真公章印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区分:1.辨别假公章方法一:看字体国家对公章的字体也有标准的要求,都必须在公安局指定的刻印社制作,对于境...
大家都来说说全国比较热门的免费景点有哪些?是不是热门景点不知道哈但是免费滴!1.南京博物院(国内四大博物馆之一,江苏南京)2.苏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作品,江苏苏州)3.崇安寺景区(无锡最古老的...
国税手撕发票有效期是多长时间、、、_法律问答—华律网[回答]1、定额发票,除非税务局明确规定某个版的有效期,否则是一直有效的。2、定额发票侧面的年份是印制或发行年份,并不是有效年份。3、从理论上讲,如果没...